如何认定行为人客观方面是否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藏真相的方法和手段?
案例:被告人厉某,有公司注册1000万元,未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认定构成诈骗罪。厉某借款20多万元,启动公司。高某与厉某签订转让股权协议。后高某找孙某投资,谎称在某地有10万平方米项目,需孙某提供前期费用200多万元。高某作为公司法人代表,请厉某帮忙出面与孙某会面,就说公司是高某所有。诉讼中,厉某是否构成诈骗罪?对此争议较大。厉某虚构事实隐藏真相的手段不明确,在案证据没有一份能够证明其明知。
诈骗犯罪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藏真相的方法和手段?
1.本站转载的稿件都会标注作者和来源,所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侵权联系 QQ:2122654 删除;
2.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留链接“法律FAQ”:https://www.lawfaq.cn
法律FAQ-服务台:
案件委托与咨询
值班律师:李律师 1772153023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8:00
网站合作与反馈
E-mail:21226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