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力救济是中国法律体系中保护民事权利的核心制度,指通过诉讼等法定程序请求国家机关介入解决纠纷的途径 。其以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为主要形式,确立了纠纷解决的规范化路径,实现权利保障的可预期性。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在保留公力救济主导地位的同时,新增自助行为作为补充性自力救济,明确在无法及时获得公权保护时可采取必要措施,但须立即请求国家机关处理。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为其提供根本法依据,构建了以司法终局裁判为核心的多元救济体系。
公力救济(public protection)
法律FAQ 来源:法律网
1.本站转载的稿件都会标注作者和来源,所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侵权联系 微信: LawFAQ 删除;
2.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留链接“法律FAQ”:https://www.lawfaq.cn
法律FAQ-服务台:
案件委托与咨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8:00
服务项目:
无罪辩护,轻罪辩护,不予起诉
法律服务:
婚姻家庭,继承与财产分割,合同商事
网站合作与反馈
微信:LawFAQ ,邮箱:LawFAQ@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