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罪名:军人违反职责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
概念
构成要件
认定
量刑标准
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

战时自伤罪

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 战时,指一国政府宣布战争状态,或者是实际军事行动开始之日起到战争结束或者实际军事行动停止之日。
概念
构成要件
认定
量刑标准
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

逃离部队罪

逃离部队罪,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所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军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兵役法规,履行兵役义务,不得私自逃离部队,否则,便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本罪。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与否,是是否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标志。 (3)主体一般为现役军人,但是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征召或者拒绝、...
概念
构成要件
认定
量刑标准
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

武器装备肇事罪

武器装备肇事罪是军人违反武器装备使用、管理规定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违反军人职责罪。本罪主要特征: (1)犯罪主体必须是军人或军内在编职工,其他人员不构成本罪。 (2)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制度和国家的军事利益。 (3)主观上出于过失,如操作时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地改变操作规程。 (4)客观上表现为因违反武器装备使用、管理规定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或致人重伤、...
概念
构成要件
认定
量刑标准
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

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编配用途罪是指军职人员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而自行将编配的武器装备的改作其他用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概念
构成要件
认定
量刑标准
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