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益是公民或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与利益总和,由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构成。前者指民事主体依据民法取得的行为或利益获取资格,后者为权利行使产生的结果,二者互为依存。
民事权益涵盖人身权益(生命权、名誉权等)、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等)、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等)及其他权益(股权、继承权等)。其核心特征包括法定性(由民法确认)、利益性(以物质利益为中心)及与民事义务的依赖性。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明确权益受侵害时的救济规则,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
我国立法对民事权益保护经历演进:《民法通则》首次系统规定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权益类型;《民法典》进一步扩展保护范围,新增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等新型权益。胎儿权益保护从个别领域(继承)向总括保护过渡,体现法律发展的适应性。